【一】、轿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防抱死系统,制动力分配系统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上的配置保护乘员的能力。当汽车发生事故时,对乘员的伤害是在瞬间发生的,为防止对乘员的伤害,设置安全装备。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专家才开始关注轿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到2007年,我国80%以上的轿车安全气囊组件将实现本地化生产。目前,我国轿车安全气囊零部件ECU、气体发生器、气袋、布料的国内采购率只有5%左右,气囊组件配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轿车安全气囊的组成及作用。轿车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ECU)、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
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
(2)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比较常见的传感器有电子传感器,机电式传感器,机械式传感器,新型传感器,中央传感器和安全传感器六种类型。而电子控制器则包括微处理器,信号输入和输出系统,轿车安全气囊系统电源,警告和诊断系统等部分组成。
由于汽车生产厂家不同和汽车型号、结构不同,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布置方式也有所不同。其中主要的布置方式有多点式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单点式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两点式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和防侧撞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虽然布置方式不相同,但是控制原理是一样的。其控制原理如下:轿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动作信号是由碰撞传感器、中央传感器和安全传感器来产生,然后由中央电子控制器来判断各个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轿车安全气囊的引爆过程是根据运动学的规律,用力学方法对碰撞加速度强度进行计算,确定碰撞加速度强度的平均值,储存在中央电子控制器的微处理器中。
安全气囊的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点火控制,另一个是研究安全气囊的体积形扰放气特性等。目的是为了使主气囊气体发生器能够准确地点火,防止误点火(不该点火而点火升漏点火(应该点火而没有点火)和迟点火(点火时间太晚);研究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护乘员。


【二】、轿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1、国外轿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轿车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Jhon.W.Hetrick发明的安全气垫,1952年Hetrick发明了他自己之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用来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这是一种纯机械装置,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用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能打开一个阀使压力空气从压力容器中冲出来,以使气囊膨胀。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早期的空气囊主要用于与其它安全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1960年,轿车安全气囊技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并转为民用。轿车安全气囊由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John·H***ich)发明,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1952年,在遭遇一次事故后,他萌发了设计撞车安全装置的想法。在这次事故中,约翰为躲避一个障碍物而猛打方向盘进行制动,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护坐在前座中间位置上的女儿。这次事故后他意识到要有一个良好的方法来保护乘员,这份图纸确定了轿车安全气囊的雏型。1953年8月18日,他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美国。从此轿车安全气囊现世了。
2、国内轿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我国对轿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专家才开始关注轿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的发展契机,199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FS-01轿车安全气囊通过撞车试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汽车安全技术中的轿车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得很快,智能化、多轿车安全气囊是今后整体轿车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技术可以好地识别乘客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智能型轿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较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的轿车安全气囊系统。这种气囊系统能够在汽车碰撞的一瞬间根据碰撞条件和乘员状况来调节气囊的工作性能。智能型气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先进的传感系统和电子运算系统,它们在事故发生的短暂时刻内能够提供可靠的碰撞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汽车碰撞的剧烈程度,碰撞的方位,乘员的身材、体重、位置,乘员是否系有安全带。智能气囊系统根据原有探测的信息作出判决怎样调节和控制气囊的工作性能,使气囊能充分发挥其保护效果。
沧州德帮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http://www.dbqcpj.com)主营项目: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拉簧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机箱配件一般包括外壳 、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作用。